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清和 > 分卷阅读275

分卷阅读275

亲王当面歉,垂着脑袋,诚意十足。

各地的奏疏依旧按时由通政使司封存,经文渊阁,再送往北平。

“天子会动,却不会置夏元吉。”

筹粮的差事摊派下来,孟清和一个两个大。在厢房里拉磨似的转悠,也想不出解决办法。

还有武,战,袢袄,都要补充到位

分派下的数量,当真是没有。

“孤和父皇提起此事,只为表大宁上下屯田之功,哪知……这件事是孤不对。”

天子要北征大漠,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,千年未变。

调开夏元吉,令他去浙西治水,正代表天子对他的信任和回护。

粮食,大宁有。

按了按额角,被卖了还帮着数钞票,就是这种感觉?老朱家果然没一个善茬。

距离近的宁夏和山西需要防备瓦剌,辽东还等着舟师的粮饷,唯一能挤出余粮的,只有孟清和镇守的大宁。

三十万石粮食,搬空大宁的库仓,把分田里种下的耐寒作物全收割,也只能勉强凑足三分之二。这还是大宁都司上下努力发展生产的结果。

每日驰骋在官上,沿途官驿日夜都要有人看守。遇上连夜赶路的急件,不能及时更换匹,驿丞到小吏全要获罪。

从开平卫,兴和所和全宁卫聚集起的大军,吃饭是个不小的问题。饿着肚子的军队,再勇猛也没法打仗。

坐到椅子上,孟十二郎皱着眉叹息。

果然是人怕出名猪怕壮。

刚出府门,就遇上了撑伞站在雨中的杨铎。

雨幕之中,一青伞,伞下之人,似比雨水更冷。

孟清和深一口气,推开房门,不外边正下雨,领亲卫出府。

送走了朱高燧,在房间里转悠半天始终想不出解决办法。

作为朱棣的机要秘书,七人对天子的了解,多少优于他人。比起在局中的六官员,解缙和杨士奇等人更能站在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件事。

大多数人没察觉到夏元吉的变化,文渊阁七人则是例外。

绯红色的锦衣,金制

朱高燧很是内疚,上门两次,都是向孟清和歉,他当真不是故意的。

北平的气氛更加紧张。

他当真没辙了,只能去找沈瑄求助。

即使脑袋上冒青烟,孟清和也必须咬牙表示,能接到如此光荣的任务,是他的荣幸,是大宁上下的荣幸。

朱高燧仍是面带愧疚,孟清和的火气本没发,反倒觉得自己像在欺负人。

图,心中打鼓。关键人物,尚书夏尚书却打起包裹,带着随从奔赴浙西。比起同僚,夏元吉格外的平静,平静中甚至有些许期待。

“殿下不必如此,天子有命,臣甘之如饴。”

永乐帝会继续重用夏元吉,此事毋庸置疑。会如何置其他官员,大概要看他们有没有蹚山东的浑水,踩进去的脚,到底陷了多深。

大宁城有储粮的消息,铁定是赵王上报。说什么以兄弟相待,兄弟就是这么当的?亏自己没信,不然心灵定然要受伤害。

顺天府下辖州县,饥荒刚有好转,实在无力供应大军就食。陈瑄和宣信的舟师还在路上,粮草只能从各卫库仓中调拨。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墨影(H) 八无子(3P) 兄长的权限(3P) 寝室美狼(NP) Shit!这该死的ai!(NP) 北宋情事